今天 《中國婦女報》聚焦南潯家風建設
原文如下▼
浙江南潯:古鎮家風流百世
中國婦女報·中國婦女網記者 姚改改
閱讀提示
“南潯這些家族的家風、家規、家訓并非徒具形式或教條,其制定者、守護者、傳承者絕非口是心非,而是知行合一,身體力行,蔚然成風,發掘廣大。在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中,一直閃耀著人文光輝。在改革開放的今天,依然不失其社會價值。”
——葛劍雄
天色有點灰,下著蒙蒙雨。青石板路面略帶水漬,倒映著粉墻黛瓦的江南民居。推開一扇大戶舊居的正門,“吱嘎”一聲響,劃破時空界限,古今在這里相會。而藏在磚雕門樓里的家訓家規,則是“密鑰”,串聯起家風故事的前世今生。
古今相會之地,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古鎮的南潯家風傳承館,也是曾號稱“小金山”的金氏故居。近日,中國婦女報·中國婦女網記者來到南潯,探尋江南古鎮家風古訓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新時代模樣。
南潯孕育了中國近代最大的絲商群體,當地人根據富商的財力多寡,按照動物體型大小,生動地冠以“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”之稱。四象之劉家的“樂善好施”牌坊,張家“有容乃大”的磚雕門樓,龐家的“樹德莫如滋,唯善以為寶”楹聯,顧家“得諸社會,還諸社會”的遺訓……牌坊、門樓、楹聯、遺訓、族譜、碑石……以多種形式呈現的家規家訓,無不體現了大戶人家對子孫后代的寄語及訓導。
在南潯,家規處處可見,家訓處處可尋,家風代代相傳。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《南風潯韻——門樓里的家風》一書序中這樣寫道:“我發現南潯這些家族的家風、家規、家訓并非徒具形式或教條,其制定者、守護者、傳承者絕非口是心非,而是知行合一,身體力行,蔚然成風,發掘廣大。在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中,一直閃耀著人文光輝。在改革開放的今天,依然不失其社會價值。”
開啟“最美家風+” 堅持常抓不懈
堅持,是全國最美家庭吳麗彰用幾十年時間詮釋的好家風。“1995年10月13日,我上午退休,下午就動筆手抄《紅樓夢》。”71歲的吳麗彰對25年前發生的事仍記憶猶新。手抄四大名著,是很早就根植于吳麗彰心中的夢想。因從事特殊工種,46歲一退休,吳麗彰便著手抄起來。這一抄,就是19年。
除去中間有7年時間照顧生病的父親,12年里,吳麗彰每日抄寫6頁稿紙,從未間斷,最終了了手抄四大名著的念想。“我想用這種方式教育和激勵子女。”吳麗彰說。
正是她的言傳身教,女兒創辦企業屢碰挫折時,靠堅持迎來了事業高峰;外孫體重過胖,寧可先放下學業,靠堅持成功減肥70余斤。如今,吳麗彰每天仍舊堅持練習書法一個半小時,女兒每年堅持跑半馬,外孫每天堅持健身……一家人堅持不懈,向日漸更好的自己邁進。
在和孚鎮荻港村,現年78歲的潘平福從1966年起,開始經營聚華園老茶館,承諾低價供應茶水,堅持為老茶客們無怨無悔服務了54年之久。因而他的茶館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“一元茶館”。
“當年我家遇到了難處,是鄉親們幫忙,讓我家渡過了難關。我要將這份恩情回饋給鄉親們。”樸實無華的話語,道出了潘老五十余年堅守的精神內核。
自2017年開始“最美家風+”活動以來,南潯區堅持常抓不懈,常抓常新,以家風建設為引領,通過尋找最美家風、最美家風帶鄉風、最美家風領企風、最美家風揚校風、最美家風促政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,共培育“最美家風+”典型345個,14萬戶家庭傳立家規家訓,總結提煉優秀家規家訓11萬余條。
最美家風帶鄉風 鄉風和諧好村莊
6月27日晚六點,菱湖鎮竹墩村書記童義林召集起木勺浜的28戶村民,召開了“前丘片安置區拆遷大會”,動員村民拆遷。面對拆遷這根“硬骨頭”,童義林做足了思想準備的同時,也把政策吃得透透的,做好了充分的動員準備。
然而,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,七點半時,除了一戶村民在外地沒到場外,剩下的27戶全部簽下了拆遷同意書。
“其實,我們是有一點信心的。”童義林解釋了其中的奧秘。竹墩村是初唐時期名門沈氏的祖居地,是沈葆楨、沈尹默、沈邁士等文人墨客的故鄉。村中歷來有一種向上向善、重學重教的文化,民風淳樸、學風濃厚。
再加上近年來,最美家風帶鄉風工作興起,村里先后建造了竹墩村先賢家風館、竹墩村鄉賢家風館等場所,相繼舉辦“家風故事宣講”“家風文藝匯演”等活動,村民們耳濡目染,對賢人家風的理解更為深刻。“他們對照賢人家風和自家家風,共同孕育了和善的民風。”童義林說道。
一木不成林,百花方為春。在最美家風帶鄉風的浸潤下,南潯不少村莊革除了農村陋習,推動移風易俗,弘揚公序良俗,推出一批群眾自治組織,形成“大事一起干、好壞大家判、事事有人管”的鄉村治理新格局。
最美家風領企風 企風誠信好公司
去年6月1日,久盛地板有限公司迎來了一群小小“體驗官”。他們來到涂裝車間、淋漆車間等地,親身體驗了一回父母的工作。
在增長知識的同時,悶熱、嘈雜的工作環境,讓“體驗官”們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。
“誠實守信,嚴于律己。”涂裝制造部中檢員向文魁的家風家訓,展示在“最美家風領企風”的文化墻上。“作為一線員工,我覺得很榮幸,也希望我們一家能真正做到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。”
“抓家教、立家規、正家風”造就了優秀的企風,兩者相得益彰。這樣以家風統領企風的企業,在南潯已培育出25家。家風家訓與企業文化相融合,不斷增強了員工的使命意識、市場意識、爭先意識和管理意識。詩、歌、舞、誦等多角度呈現,推動誠信有為的價值觀內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最美家風揚校風 校風淳厚好學堂
位于湖州師范學院南潯附屬小學的南潯區青少年家風館,建筑面積600余平方米,于2018年9月開館。作為全市首個青少年家風館,甫一推出,就成了南潯區小學德育課程的第二課堂。
“在家風館里,你可以通過聽、看、說、寫等多種形式,來體會家風家訓。”家風館的小小講解員莫梵介紹說。
“我印象最深的是,導彈與火箭專家屠守鍔爺爺科技救國故事。我一定要好好學習,將來報效祖國。”五年級學生劉嘉羽說道。
在湖州師范學院南潯附小校長錢琴看來,如今南潯的家風家訓教育,已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在學生各個學科當中,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。而家風館的建立,無疑是好家風和好社風傳承的有力幫手。
一封封手寫家書,一幅幅家訓書法作品,一篇篇家風作文……家風家訓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,如影隨形。南潯區把家風教育作為“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和培育時代新人的起跑點,將家風建設與學校愛國教育、文明學校創建有機融合,廣泛開展“我們的家風”主題班會、“最美家風教師”評比等活動,揚起校園春風正氣。
最美家風促政風 政風清德好班子
走進南潯區行政服務中心,濃濃的家風氛圍撲面而來。左手邊一塊巨型電子屏上,滾動播放“黨員五亮”,其中一亮即為“亮家風家訓”。右手邊的巨屏上,則為公益宣傳片播放區,其中“最美家風+”是重要播放內容之一。
如此環境熏陶下,工作人員笑稱進門便忍不住回想一遍家風家訓。“我父母教導我,要做好實事。”剛剛獲評省級巾幗文明崗——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崗長沈芮霞說道。
7月2日,家在上海的王先生和妻子早上五點半出發趕往南潯,辦理房屋過戶手續,不料卻途生波折。
“他這個情況比較特殊,需要先到銀行注銷掉預告抵押,才能過戶。”沈芮霞說。可偏偏注銷出了差錯,登記中心并沒有收到注銷通知。這讓王先生十分著急:“我中午之前還要返回上海,這可怎么辦?!”
“把每一個來辦業務的老百姓都當作自己的家人。”秉承著這樣的想法,沈芮霞安撫好王先生情緒后,先查詢具體哪個環節出了問題,隨后又想辦法處理。
一個小時左右,王先生如愿辦好了手續,連聲夸贊:“南潯的服務真是好,即辦即好!”
在辦事大廳,溫馨的家元素隨處可見。大廳一角,設立了母嬰室;婚登處的領證大廳,布置得十分有儀式感,既有西式的紅花心形拱門,又有中式的喜慶花轎;家風政風墻,展示著家風小故事和古代政風故事……
家風政風墻,在南潯的機關辦公場所并不罕見。這面墻似警鐘,時時提醒機關干部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。南潯區著力打造湖潯大道家風黨建帶,扎實推進家風助廉行動,用最美家風塑廉清德。目前,全區7000余名農村黨員、1500余名機關黨員曬家風家規,進一步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。
來源:中國婦女報